最近幾年,我國金融市場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:匯率和利率的市場化在試點中,貸款利率浮動已在商業銀行中廣泛應用,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也逐步達到了存款利率浮動的效果,人民幣匯率也開始在小範圍內浮動……
  匯率利率市場化已經在路上
  2005年匯率改革啟動,人民幣改為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、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。直到2012年,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的浮動幅度由0.5%放寬至1%,人民幣匯率改革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。
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超愚介紹,理論界認為,匯率應該和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,經濟好就升值,經濟差就貶值。長期看來,中國經濟向好,因此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趨勢不可避免。
  市場化的思路同樣適用於利率。居民個人存款利率的放開可能會成為下一個,也是為數不多的突破口了。華融證券市場研究部宏觀分析師馬茲暉認為,目前貸款利率已經有所浮動,而存款利率實際上也在浮動,大量的理財產品逐步替代了定活期存款。老百姓開始把存款投入理財產品,而各家銀行通過各自設計和提供的理財產品爭奪客戶。
  資本項目開不開放?
  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是一國國際收支中的兩個重要部分。經常項目指的是服務和商品的進出口,而資本項目指的是外國資本進出中國股市、債券市場和證券市場等。
  目前,我國已經實現了經常項目的開放,外國在華直接投資也已經放開。然而資本項目的開放卻一直在爭論聲中徘徊著。
  馬茲暉介紹,利率和匯率改革在技術層面相對成熟,可以“走一步看一步”。“就算出了什麼問題,你也退得回來,再重新管制一下就行了。”馬茲暉說,“但是資本項目的放開就不是這麼簡單了,放開了很難收得住。”
  因此,在金融市場的改革中,資本項目開放是爭議最大的一個議題。支持者稱,為了實現人民幣國際化,並走向世界貨幣,資本項目開放不可避免。而反對者則從風險和收益上加以權衡。
 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餘永定是反對者的代表之一,他認為國際資本的快速和大量流動會衝擊中國的金融穩定,中國有必要借鑒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。
  馬茲暉表示,儘管中國實現資本項目開放的有利條件較多,但監管難度大。在國際熱錢的快速流動之下,本國央行和宏觀調控部門對於資本流動的判斷就顯得至關重要,而一般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都缺乏這樣的經驗。“很容易就造成資產泡沫,而一旦邁出了這一步,開放了資本項目,是很難收回來的。”馬茲暉說,而資本項目的開放所帶來的收益並非有想象中那麼大,因此目前針對這一議題有一定的爭議。
  案例
  貸款利率下限管制放開
  從1996年開始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,至1999年已經實現銀行間市場利率、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。
  至本世紀初,機構的大額存款利率可以通過協商確定,貸款利率的浮動限制也逐漸解除。
  至2013年7月,貸款利率的下限、票據貼現的利率管制全部放開,只有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然被限制在浮動區間內。  (原標題:金融市場化還有多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23hjtjy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